铜陵

首页>地方频道>铜陵>社会

铜陵争创全国文明城纪实:转型的文明动力

  “没想到安徽的一个中等城市这么繁荣、文明! ”不远万里来铜陵考察,南非国民议会议员卡姆拉伊发出如此赞叹。

  “我看了许多地方,只有来到铜陵,才找到家的感觉! ”走遍天下的深圳企业家黄志远对这里一见钟情。

  深有同感的,还有许多外国友人、外地客人。一个滨江小城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秘密就在于这颗明珠闪烁着文明的光芒。

  近年来,铜陵市紧紧围绕“让城市更靓丽、让市民更幸福”的目标,深入实施“惠民、便民、育民、亲民”工程,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该市陆续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城市转型也是文明“赶考”

  ——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城市文明了,从而提升城市精气神、增强综合竞争力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立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誉。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铜陵也曾面临资源日渐枯竭、环境不堪重负的严峻挑战。老一辈铜陵人说,铜陵有“红、黑、白三座大山”:黑色铜水淬渣山、红色硫酸渣山、白色磷石膏山。 “三座大山”暴露了传统发展方式的困境。

  实践证明,只有转型发展,才是根本出路。 2005年,铜陵市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以来累计减排二氧化硫5.87万吨,累计综合利用工业固废6000万吨。 “如今红山、黑山已经消失,白山一天天缩小,不久也将消失。”铜陵市发改委主任刘亚东高兴地说。

  阳光灿烂,碧空如洗。从外地赶来的朱先生陪父亲在铜陵市区的天井湖公园散步。湖上清风徐来,路旁草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我老家在铜陵,好些年没回来了,没想到现在环境这么好。 ”朱先生不由感慨。

  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2012年,铜陵城区空气质量优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365天,创近20年来最好纪录,其中一级天数44天,比2010年多38天。铜都山水焕然一新。

  城市转型不仅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生态环境,更要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早在2005年,铜陵市就提出“五城联创”的目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8年来,5项目标实现3项,铜陵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从容。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侯淅珉将铜陵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铜陵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而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可以让铜陵人民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强化转型发展的决心。 ”市委书记宋国权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推动转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铜陵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城市精气神、强化干部执行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这是一项牵动全局的系统工程,更是一场自我提升的文明“赶考”。

  文明创建就要“铁板钉钉”

  ——队伍网格化、管理标准化、督查制度化、奖惩公开化。严格规范的制度“逼着”各区(县)不敢懈怠

  “不管有事没事,我都要经常到路上看看、进小区转转,随时掌握文明创建情况。 ”在市委副书记倪玉平的日常工作中,文明创建始终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早在1999年底,铜陵市就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副书记牵头的市文明委常务班子,市委、市政府授权市文明委常务班子全权负责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2011年以来,在以前“市长上路”工作的基础上,实行市领导和市直机关“包保”责任制,推动创建重心下移,管理关口前移。

  文明创建易见效也易反复,是个老大难问题。“文明创建一旦出现回潮,老百姓就会有意见,说我们做表面文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敬明说,针对迎接检查前后不一样、领导督查前后不一样、集中整治前后不一样的问题,必须彻底改变突击式、运动式的创建方式,大力推动创建工作向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转型。

  “队伍网格化、管理标准化、督查制度化、奖惩公开化”,使文明创建工作像“铁板钉钉”一样固定下来。该市研究制定了县区、职能部门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实施严格的奖惩问责办法、创建风险抵押金制度和文明创建工作约谈制度。

  市文明办每周都要对区(县)进行考核、排名、公示,依托每周考核成绩每月总评汇总、每月公开奖惩、适时约谈惩戒。9月3日,铜陵市主要媒体发布了第35次考核结果。 “按理说,我们获得84.36分,已经相当不错,可是其他县区搞得更好,我们不幸排在倒数第一。 ”某区文明办负责人坦言“压力山大”。

  “周考月评”常态化带来了大变化。市文明办督查组成员李劲松说,2011年刚考核时,最差的只得50多分,平均分不满70分。现在考核达不到70分的情况几乎绝迹。 “虽然这些地方都有很大进步,但我们还是要‘挑刺’,因为标准在调整、要求在提高。 ”

  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逼着”各区(县)不断向前跑,丝毫不敢懈怠。

  城乡共建才能一体发展

  ——城市农村“心连心”,干部群众“面对面”,为民谋利“实打实”。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虽然铜陵市城镇化率达到76.3%,但仍有近20万人生活在农村,还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土地。 ”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钟和平说,2008年,铜陵市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和10个配套方案,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构建文明创建的全域基础,实现城乡文明同步发展。

  城市农村“心连心”,干部群众“面对面”,为民谋利“实打实”。从2010年4月开始,铜陵市组织实施了以百家组织大联建、百名干部下基层、百个项目促发展、百件实事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四百”工程,重点帮助农村发展村级经济、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

  水网纵横,莲叶田田,稻花飘香,铜陵县西联乡犁桥村犹如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画。穿行在整洁优美的村落里,我们难以想像,两年前这里还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环境脏乱差”的景象。村党总支书记钟应斌说:“在共建单位的帮助下,我们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不但修建了雨污分流的下水道,而且采用了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 ”

  据统计,“四百”工程实施以来,全市联建单位负责人到村蹲点2220次、到村包片5111次,累计实施发展项目257个,带动投资4.05亿元,投入或协调资金7748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使全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铜陵市坚持把城乡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直观的标准和农村文明创建工作最实际的目标。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如今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铜陵市“飞地”安铜办团结居民小组陶为生说出了许多农民的心里话。(记者 吴林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74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