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民生

宁波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开通“快速路”

   今年4月以来,象山县国税局利用“互联网+税务”模式,推出“办税事项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服务,涵盖涉税业务110项。图为税务人员上门为企业服务。(资料图片)(徐能 朱晖 摄)

  浙江在线8月22日讯 宁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路已经走过了17年。如何让中央、省、市简政放权的政策措施不在审批末梢打折,让权力不再“任性”,成为便民利民、激发市场活力的服务工具?宁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1999年启动行政审批改革以来,我市围绕“精简审批、创新方式、规范行为、强化监管”四条主线,滚动推进,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已从改革前的1289项削减到目前的346项,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体系,便民服务窗口覆盖城乡,并不断在减环节、优程序、推标准、提效率、强服务等方面做文章。

  在改革红利下,我们看到,仅1个工作日,通途路加气站项目便完成了从文件起草、审核、会签、合稿到发放的一系列环节。

  我们看到,仅15个工作日,宁波市瑞兴电力有限公司便走完了原先至少需要100天的竣工验收流程。

  我们还看到,仅17个工作日,宁波爱柯迪有限公司完成了年产400万件汽车转向系统零件项目的审批。

  宁波强有力的改革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2012年,宁波行政审批标准化项目荣获国内行政审批领域的最高褒奖———“中国法治政府奖”。

  整合部门职能

  制定行业审批标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宁波便将政府各部门审批事项集中到政府服务大厅办理,但简单的审批事项集中办理效果并不理想。2007年,宁波决定推出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以下简称批管分离),对43个市级部门及337个县级部门内设机构的审批职能进行合理整合,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全部成立行政审批处,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

  “这是一次从体制上对传统行政审批制度伤筋动骨的变革。”市审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批管分离后,市本级43个部门承担审批职能的处室缩减了70%,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大大增强,实现了行政服务平台建设由量到质的跨越。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除涉密、实地检测等特殊要求外,宁波100%的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其中90%的事项可在中心窗口直接办理。

  行政审批在窗口集中了,但审批条件怎样,能不能批,还是具体工作人员说了算吗?碰到多部门审批的事项,涉及哪些部门,有哪些资格条件,流程怎么走?不仅办事对象一头雾水,个别部门工作人员也说不上来。

  2010年,宁波首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即把准入的资格条件格式化,制成图表,把审批的要求、前置条件写清楚,所有事项一目了然,申报者可以对号入座。把“抽屉”“口袋”“脑袋”里的标准与要求放到桌面上,形成了统一标准和流程,审批权力更加规范。

  至今,宁波已依法编制并发布实施了经常发生的564个事项、1028个子项的单个事项行政审批标准,共20卷本、1000余万字。市、县两级审批窗口中,90%以上按“一事一表”的标准流程审批。在此基础上,宁波逐步编制了文化娱乐业、宾馆业、电影放映业等行业准入联合审批标准。

  实行项目会审制

  审批围着项目转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大引擎,也是项目审批中最受诟病的领域,涉及部门多,审批环节多,不确定因素多。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还经常出现“中梗阻”等现象。

  2010年,宁波以行政审批标准为基础,逐步探索项目审批会商会审制度,以“活”的机制应对“活”的项目,建立了“6+1”“9+X”会审机制。

  “6+1”会审机制,即发改、住建、规划、国土资源、环保、节能加审管办,主要从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用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对项目要不要上、能不能上进行会诊会商,并为项目单位提供联合咨询,设计审批路径。“9+X”会审机制,即在上述6家部门的基础上,再加公安、人防、城管以及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主要解决项目怎么上、怎么批的问题。这两个会审机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通过多部门的联合审批,可以实现审批环节的优化、办理时限的压缩。

  今年3月,市发改委、市审管办、市住建委、市城管局等13个部门以及江北区级对应审批部门齐聚江北,经过3个多小时的协商,江北万象城等17个项目的30余个审批难题迎刃而解。万象城项目已于本月初在江北顺利开工。

  万象城项目并不是会审机制的唯一受益者。据初步统计,近5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已组织召开近200次专题会商会审会议,累计服务1013个重点项目及重要民生项目,协调解决近2000个疑难杂症。

  简化优化流程

  方便留给公众

  政府的行政流程设计本质上是方便自己的,为转变这一现象,我市坚持以“方便留给公众,麻烦留给政府”为宗旨,通过多年摸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行政审批服务方式。

  据了解,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二组织”,审批过程中,各类中介机构的技术性咨询、评估、审查仍然较多。2012年,我市逐步简化优化项目验收前的审批环节及流程。当年共简化6类审批环节和包括社会维稳风险评估在内的7类前置性中介服务环节,合并8类审批环节,减少7类项目审批中无法、无理、无序和反复提供的申请材料。

  在2012年简化、优化审批流程的基础上,今年我市重点清理了审批前置中介环节以及证明、盖章等前置条件及材料。截至目前,我市已取消前置中介服务事项53项,占比17.26%;取消前置条件材料129项,占比26.65%;取消106项兜底条款,占比69.28%。

  从2014年初开始,我市探索并实施了《工业类项目工程竣工验收联合验收办法》,采用先验先测和联合竣工验收相结合的流程,在工业项目建筑主体(单栋)工程完工后即进场测量和验收,验收通过即投入试生产;其他附属工程边完工边验收,在工程全部竣工后同步出具测绘、测试成果。

  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模拟审批+联合审批”的运作模式,即项目在土地报批过程中同时启动其他审批程序,待取得土地批文后便采用“模拟审批”方式。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突破个别条件对整个项目审批的制约瓶颈,为项目提速。截至目前,宁波已在海曙区后孙村安置保障房、余姚万达广场等项目进行试点,使项目进度进一步加快。

  急企业之所急,尽心尽力帮助协调解决难题。2014年,我市成立重大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利用挂职培养干部、招商机构工作人员等,无偿为项目单位提供审批代理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审批代办员已累计为430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总投资1860亿元,其中22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审批代办员队伍基本形成。

  改革无止境,我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在路上。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宁波的无限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江东:

  扁平化审批服务模式

  助力审批提速

  3个工作日办完“五证合一”营业执照,6个工作日完成现场核查并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日前,宁波天伦索菲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代办人仅用7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开西餐厅的所有审批手续。而此前开西餐厅,至少需要一个月的审批时间。江东从4月初起推行“一事、一口、全流程”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强化部门协同,简化申请材料与审批环节,让企业和市民少跑腿、好办事。

  “一事、一口、全流程”审批服务模式,即一个办理事项的所有审批环节,在一个服务窗口受理办结,行政服务中心提供审批全流程一体化的服务。“‘一事、一口、全流程’审批服务模式,精简提交材料28份,缩短审批时间20个工作日左右。”江东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构建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一体化、扁平化的审批服务网络,实现一件事情的所有审批手续在一个层面受理并办结,将大大减轻企业的负担。

  近年来,江东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现了纵深突破,目前已全面取消区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率达到60%,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间为1.1天,与法定时限相比提速了93.21%。

  江北:

  创造全国同类工业项目

  审批新速度

  日前,位于江北投资创业园区的宁波优耐特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提前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地现场旋即开工。项目负责人张岳棠很是惊喜:“刚领的土地证,没想到施工许可证第7天就批下来了,让新项目足足提前了105天开工。”领取土地证后7天内就开工,创造了全国同类工业项目审批速度的新纪录。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84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500万件精密金属加工件。这个项目的审批涉及市区两级的20个部门、7个中介机构,需要提交资料328份。“该有的材料,我们一份不少;该走的程序,我们一个不落。”江北审管办审管科工作人员彭学清告诉记者。工业项目从拿到土地证到领出施工许可证,正常情况下,审批周期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以上。

  据介绍,工业项目审批主要有8个环节,其中的中介、部门审批占工作量的80%。这些环节中一个卡壳,整个审批工作就会停顿。江北创新建立的“七张清单”式审批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为企业开辟了一条审批“绿色通道”。在对“优耐特”项目的审批中,江北努力做到项目审批“零等待”。

  宁波通过多部门的联合审批,实现审批流程标准化、环节整体化和进度科学化,审批环节不断优化,办理时限不断压缩,大大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

  ———江东区百丈街道副主任董旭光

  会商会审机制以“提前介入、上门服务”、项目对接会、“模拟审批”等方式,通过现场与项目单位面对面协商,帮助企业解决了项目审批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宁波绿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俊杰

  使用十几年需要重新改造的老年楼因历史遗留问题迟迟没有完成综合验收,也未拿到房产证。当一个个审批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几乎无从下手时,多亏有审批代办经理人从中协调,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638
收藏
分享